易经的真相|同人卦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4:48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图片

文|靳亚东

图片

【同人。同人于野,亨。利涉大川。利君子贞】

同人于野,为说事之辞。亨,为记事之辞。利涉大川利君子贞,为断占之辞。

同人二字当重。上“同人”二字乃卦名,下同人二字乃卦辞。

同,犹聚也。

同人,聚众也。

野,郊外之地称野。

《尔雅·释地》:“邑外谓之郊,郊外谓之牧,牧外谓之野。”

同人于野,谓统治者聚众于野。疑是练习武事。本卦经文似均与战争有关。

亨即享字,祭也。

君子,贵族之称。

贞,占问。

卦辞言:筮遇此卦,可聚众于野,从而举行享祭;利于渡大川;利于君子之占问。

初九|同人于门,无咎。

同人于门,为说事之辞。无咎,为断占之辞。

同人,聚众也。

爻辞言:统治者聚众于门,盖以大事。似与战争有关,告谕臣民,上情下通,可以无咎。

《周礼·大司徒》:“若国有大故,则致万民于王门。”《小司寇》:“掌外朝之政,以致万民而询焉,一曰询国危,二曰询国迁,三曰询立君。其位王南乡,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,群臣西面,群吏东面,小司寇摈以叙进而问焉,以众辅志而弊谋。”所谓外朝,即王门之外也。为聚众于门之事而筮遇此爻,则无咎。故曰“同人于门,无咎”。

六二|同人于宗,吝。

同人于宗,为说事之辞。吝,为断占之辞。

同人,聚众。

宗,祖庙。

吝,难也。

爻辞言:统治者聚众于宗庙,可能面临与战争有关的艰难有所祈祷,故曰“吝”。

“同人于宗”,不知其何所为,因为古人在宗庙一般都是举行祭祀行赏宴飨之事,就本卦经文均与战争有关推测,疑似面临困难时在宗庙前筮卜、祈祷,断占的结果为“吝”。

古人祭祀在宗庙,行赏宴飨,亦在宗庙。《尚书·甘誓》:“用命赏于祖。弗用命戮于社。”此古人行赏在宗庙之证。《诗·湛露》:“厌厌夜饮,在宗载考。”此古人宴飨在宗庙之证。

九三|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。

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,为说事之辞。

伏,埋伏。

戎,兵也。

莽,丛草。

升,登也。

陵,岭也。

爻辞言:作战时,设伏兵于草莽中,意在不使敌人见之。而有人登于其高陵之上,敌人正可见之。此乃自泄戎机,将致大败,三年不能振作。

陈鼓应先生认为:“伏戎于莽”,欲行偷袭;“升其高陵”,欲耀武力。但皆因聚众不广,实力不足,终不敢兴兵举事。

九四|乘其墉,弗克,攻吉。

乘其墉弗克攻,为说事之辞。吉,为断占之辞。

乘,登也。

墉,城墙。

克,取城曰克。

爻辞言:攻人之城,已登其城墙,而守者未退,城犹未下,则继攻之,乃吉。如中止不攻,予守者以缮修之暇,则不易攻矣。

九五|同人先号咷而后笑,大师克,相遇。

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,为记事之辞。

同人,聚众。

号咷,大哭。

克,胜也。

爻辞:此疑是古代故事。盖有军队被敌人围攻,将就败亡。乃聚众大哭,因别有大军战胜敌人,彼此会师,转祸为福。爻辞借此故事,以示筮遇此爻,先危后安,先悲后喜。

上九|同人于郊,无悔。

同人于郊,为说事之辞。无悔,为断占之辞。

同人,聚众。

郊,邑外之地称郊。

“同人于郊”,疑指祭祀之事而言,且祭祀似与战争有关

《尚书·召诰》:“越三日丁巳,用牲于郊,牛二。”《逸周书·作雒》篇:“乃设立丘兆于南郊,以祀上帝。”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,故曰郊。”是其义也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立春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。立夏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。立秋之日、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。立冬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。”此皆祭祀之事。《月令》固属后起之说。然古人祭祀在郊,当不止祀上帝一事也。祭祀于郊,必有多人同往,故以“同人于郊”四字概括之。

爻辞言:为“同人于郊”之事而筮,遇此爻则无悔。

陈鼓应先生认为:“同人于野”,此喻罗聚众人之广。“同人于门”,据六二可知“门”就庙门而言,指聚众于宗庙大门之外。“同人于门”介于“同人于郊”与“同人于宗”之间。此言聚人虽不及郊、野之广,但也不限于宗族之间,故云“无咎”。“同人于宗”,欲举事而聚众不广,故将有吝难。卦爻辞“同人”之次序由野而郊、门、宗,由广而狭,由亨而吝。

李零先生认为:本卦讲集合军队,集合军队叫“同人”。旧注都以为是讲我攻敌城,这是理解反了,应该是敌攻我城。“同人”,前后五次出现,层次不同。御敌于野,最好;退守城门,也还行;退守宗庙,就不太妙。敌人准备多年,终于来犯,虽然登上城头,还是被击退,最后转败为胜,会师于郊外。

李零先生对此的具体解释是:中国古代,国分内外,城内和城郊叫国,城外叫野。作战,都是先野战,后攻城。野战不利,才退守城内。此卦,一上来先讲野, 是因为野在最外一圈,陈师于野,就是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。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最好, 所以卦辞有“亨”“利”二字。宫有宫门,城有城门。在城门集合就是退而守城。守城虽非上策,但还不是穷途末路,所以爻辞是“无咎”。在宗庙集合,宗庙是首都的中心,如果守不住。就无路可退。退守宗庙是不得已,所以下文是“吝”。对于上九“同人于郊”,李零先生认为,古代班师振旅,凯旋而归,要在城郊集合军队,清点人数。整顿完毕,才进城。

图片

参考书籍:高亨《周易古经今注》(清华大学出版社)、《周易大传今注》(齐鲁书社),杨天才《周易》(中华书局)译注,陈鼓应、赵建伟《周易今注今译》(中华书局),李零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〈周易〉的自然哲学》(三联书店),于豪亮《马王堆帛书〈周易〉释文校注》(上海古籍出版社)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